位于慶陽西峰區顯勝鄉毛寺村的黑老鍋景區,近兩年才被攝影發燒友發現的秘境景點。這里距城區40公里,集中了大塬、殘塬、梁峁、臺地、溝壑等各種地形,峽谷兩側怪石突兀,巖壁陡峭,黑里透紅,紅中夾黃,經流水沖刷將土地切割成一條裂縫,河流暗入地下,河床在地下不斷加寬,形成巖洞。
黑老鍋旅游景區的冰窟景觀長千余米,洞內溝壑縱橫、溪流潺潺,幽徑曲崎,光線昏暗,巖縫水如珠璣,奇景環生,洞頂巖石遮蔽天穹形成蛇形一線天,洞尾形狀酷似燒飯的鐵鍋,故當地人親切的稱之為“黑老鍋”。冬季“一線天”式的河谷形成一座“地下冰宮”,冰窟走廊內形成琳瑯滿目的冰掛,冰瀑,是慶陽盆地黃土高坡上一道罕見的地貌奇觀和可為游客提供探險、徒步、攝影的深度體驗式旅行地。
冬季陽光透過洞頂蛇形一線天射入洞內,或明或暗,或紅或藍,炫彩四射,美輪美奐,呈現出神秘瑰麗的魅力。
黑老鍋所在的董志塬是全國所有的黃土高原殘原中,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黃土層最厚,從而贏得了“天下第一黃土塬”的美稱,集中了大塬、殘塬、梁峁、臺地、溝壑等地形,土橋、土箭、崾峴隨處可見。
“土箭”景觀是黃土高原土層常年受自然侵蝕而成,外形酷似箭桿,所以當地人稱為“土箭”。一支支黃土形成的利箭拔地而起,直指天空,氣勢奪人,充滿著力量感和陽剛之氣。土箭的高大雄壯,讓人忍不住稱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除了土箭群,附近的冉李石峽、暖泉山、草帽溝等自然景觀都是天然的“黃土喀斯特”地貌集中展示區。龍泉古寺、明清古居、百年柿子園、無止橋等歷史人文景觀也在這里串點成線、相映成輝。
龍泉寺位于蒲河川下游,建于東漢時期,解放后改為學校,后學校另建遷出,寺內所有建筑保留至今,寺院風格古樸雅致。
為了解決孩子天天涉水過河上學的危險,香港中文大學建筑學系吳恩融教授發起了一項名為“良橋助學夢成真”的建橋計劃。2005年7月,60多為來自香港各界和西安交通大學的義工奔赴毛寺村,歷經五天的艱苦勞作,“無止橋”建成。橋墩采用船體模式,面寬1米,縱深5米。取源遠流長,永無止境之意,故稱之為“無止橋”。
毛寺村柿子園距今100余年,十月金秋,天高氣爽,柿子園內色彩斑斕。黃燦燦的“燈籠”高掛,金黃玉裹,園內共栽種柿子樹120余棵,所產柿子甜膩可口、營養豐富。
毛寺村三變博物館集文化傳承、宣傳接待、研訓體驗于一體,展現出現毛寺村村民在三種不同時期的生產生活。
農業體驗園主要以為久居城市的人們提供從事農業生產的親身體驗場地為目的,使人們品味農桑情調、享受田園生活、體驗農耕文化。已建成千畝油菜花基地,每年油菜花盛開之時,當地政府都會舉辦大型油菜花節。
隴東冰雪健身基地片區一期于2015年4月1日啟動,2015年12月29日建成投用。建成游客服務中心,景區停車場,建設基地夏季可為游客提供滑草、悠波球、水上樂園、戶外攀巖、真人CS射擊等戶外拓展項目;冬季可為游客提供休閑滑雪、高山滑雪、林地穿越滑雪、雪地尋寶、高山滑索等16項雪季運動項目,滿足4000人次的日接待量。
(甘肅慶陽毛寺村 半坡塬舍 景觀概念設計)
由甘肅文旅集團旗下子公司慶陽新驛站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全權獨家開發經營的甘肅慶陽毛寺村 半坡塬舍的窯洞文化主題客棧片區。未來也將依托自然位域優勢,合理布局規劃,結合山勢坡灣、溪流樹木、花草田地等自然優越條件,著力打造慶陽最美民宿和功能齊全的鄉村客棧。
甘肅文旅集團對黑老鍋景區進行科學規劃,依據整體功能與地形地貌,形成了“三心一環三片區”。三心:碼頭服務中心、攝影服務中心和綠化觀賞中心;一環:由自行車專用道環繞而成的觀賞軸線。三片區:碼頭服務片區、攝影服務片區和特色種植片區。以觀賞軸線軸射帶動周邊村組,充分發展蒲河兩岸的休閑垂釣,果品采摘,農家樂等富民產業。以景區兩日游一晚宿為定位,以神奇自然景觀、休閑觀光農業、美麗鄉村、傳統鄉土文化產業建設為一體,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以創新創造為經,以古樸村落為形,體現休閑農業低價、簡便、省時、靈活的特點,將一二三產業連接起來,提升農業附加值。